目前,持續了一個多月的納卡沖突已經漸漸平息。但在兩國這次的武裝沖突中,無人機這個新型武器裝備,給了國際社會新的啟示。
事實上,武裝無人機近年來逐漸發展,不僅美國在打擊"基地"組織時頻繁使用無人機,土耳其、尼日利亞、伊拉克等國紛紛用上了無人機。
無人機是一種造價相對低廉、打擊效果十分明顯的新型武器,相對有人戰機對于軍費支出的高要求,無人機對于國力普通的國家來說顯然性價比更高。此次無人機戰術更是在納卡戰場上大放異彩,其逐漸變成戰場上的重要變量之一。
根據目前統計的數據顯示,在2011年之前,只有美英及尼日利亞三國擁有武裝無人機,而在之后的八年時間內,全世界已經有近二十個國家購入了武裝無人機。各國對無人機應用規模的擴大,正好和我國成為主要供應商的歷程吻合。
目前,有十一個國家都在購買、使用中國的武裝無人機,來自中國的無人機迅速占據了這一武器市場,在全世界各地的戰場上扭轉戰局。
目前,中國無人機已經成功出口到了全球十多個國家,眾口皆碑。以國產的翼龍無人機為例,該機在操作人員失誤、信號中斷后還能自行飛回基地,避免了客戶數百萬美元的損失。
相比中國無人機在世界范圍內的吃香,美國在武裝無人機市場上的優勢并不明顯,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立起的自愿出口管制制度,限制了美國出口這樣的第一類武器系統的能力,美國沒能跟上出口無人機的潮流。
隨著無人機在戰爭中的應用逐漸廣泛,新的戰爭趨勢逐漸形成,美國已經發現本國制度對進入武裝無人機市場十分不利,為了扭轉這些不利態勢,美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。
四個月前,特朗普政府就決定,對自愿出口管制制度重新作出解釋,這樣一來,美國私營無人機制造商、通用原子公司所生產的兩款無人機,就成為了更容易出口的第二類武器系統。
這一政策改變后,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迅速向盟友印度施壓,"逼迫"其購入美國產的武裝無人機。
上個月底美印兩國舉行了,外長和防長的"2+2"對話,在簽署的《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》中,美國大肆"吹噓"自己無人機性能之強大,計劃出口給印度的無人機數量超過三十架。
當然價格也不低,僅一架"死神"無人機的價格,就達到一億美元以上,這樣獅子大開口的價格,擺明了是要"宰"印度一筆。
不得不說,此次納卡沖突堪稱一場,由無人機打贏的戰爭,這場中等規模的地區沖突給美軍敲響了警鐘。美國不僅需要用好無人機這樣的,在地形復雜區域更加靈活的武器,更要追上中國在無人機領域的發展腳步。
因此,如今美國急于取掉無人機出口的"限速片",從逼迫印度購買美國制無人機開始,在無人機出口市場上"分一杯羹"。不過,這次就變成了已經占據優勢地位的中國,來打壓美國了。
2023-06-30 14:43
2023-06-30 10:53
2023-06-30 10:48
2023-06-30 10:47
2023-06-29 11:05
2023-06-29 10:57
2023-06-29 10:51
2023-06-28 10:27
2023-06-28 10:25
2023-06-27 10:06